移动开发的未来

风里有诗句。

什么是移动开发? 下面是GPT给出的答案。



移动开发涉及的的细分领域有非常多,比如:

  • 原生、前端、后端开发。
  • 混合开发和跨平台框架。
  • Framework和Kernel。
  • 逆向安全。
  • 音视频。
  • 移动Web。
  • 嵌入式。

移动互联网的发展

2011年的互联网初露真容。微博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产品,诞生的除了小米手机和微信,还有快手和知乎。
那时候每个人都认为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是酷的,互联网人眼睛里只有硅谷,目标只有谷歌,没有写字楼,没有办公室格子间的挡板。卡座和抱着笔记本处处皆是工位的办公室,彰显着自由和创造力。没有复杂的层级和汇报关系,拥抱扁平化,没有办公室政治,不会仰赖权威和专家,而是崇尚自下而上的改变,崇尚平等和彼此认可,不会西装革履,不需要高大上的title,不会将老板和领导奉若神明,技术大牛和增长黑客才最受人尊敬。
那是互联网行业的青春期,每个人眼里都有光,每个人都是可能性的野兽,那年一本叫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》的职场工具书开始流行,产品经理成为每个年轻人梦想中的职业,程序员的心中充满了创业梦想。那年每个人都信奉雷军的那句话,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。

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,上万名阿里员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,大众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造富力量之强大,互联网=财富 的等式成为显学,间接导致了之后的三年创业大跃进,无数有志青年投入了互联网的浪潮,坐进了海淀的创业咖啡馆,杭州的孵化器和上海的共享办公空间,投资人们闭着眼睛在支票簿上签字,无数的真金白银冲向了风口。

2015年 o2o 百“团”大战,后续打车大战,外卖大战,共享单车大战,一场场战争,烧出了互联网人的高薪资,烧出了千万用户,百万日活,烧出了一轮又一轮的接盘价值。美团、小米、拼多多、快手陆续上市,无数财富梦想随之兑现。腾讯18周年,宣布全员持股100股,英雄联盟、阴阳师、王者荣耀,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年终奖的认知。程序员们用真金白银撑起了各地“硅谷”的房价,用购买力撑起了未来、理想和特斯拉的销量。

2016年没有人再说今日头条是硅谷精神在中国的最后延续。

2018年资本寒冬。

2019年疫情。

2020年7月20日这天,蚂蚁金服启动上市的消息传来,接下来就是杭州重点地段的房价应声而涨,后来,蚂蚁上市被叫停,监管重锤砸下互联网10年财富大梦,正如北岛的名句,如今我们深夜饮酒,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。

2023年,俯视着西二旗每天晚上忙碌的外卖小哥,8号、13号地铁上疲惫程序员,深夜穿梭在望京繁忙的网约车司机,互联网沉默了,是的,他闭嘴了,他不在张扬跋扈,他不在趾高气昂,他没了破坏现有游戏规则的能力,他不敢颠覆既得利益者,他屈服于财富面前,硅谷精神已荡然无存。

夕阳西下,还有更多的求职人在天涯。

移动开发

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移动开发的先决条件,据前辈们说2010年时会写一个xml都能找到android开发工作,而那时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人才严重不足,于是移动开发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,培训个几个月可能就能获得offer。辩证的说,培训机构的确大力的推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试想如果没有培训机构,在14、15年各种创业公司满天飞的时候,哪里去找那么多开发人员,我也得益于培训机构,学到了各种课程,现在b站、公众号、各种直播,甚至淘宝上有着数不尽的课程资源,选择性相当多,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,这都得益于培训机构的发展与竞争。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会,找点好的计算机的课程都是需要付费的,且选择性寥寥无几,没有现在的丰富资源,截几个b站上我经常看的某些up主的课程图,如下:




而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,学校知识体系落后于社会,没有改革动力,做吃山空,学生走出学校一无所会(除了顶级学府的、优秀的或者有资源的学生),培训机构也算是间接的补偿了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教育问题。这也是他们能够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原因。

值得去关注的技术方向:

AIGC+移动端
2023年的AIGC的火热空前绝后,它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,甚至能够变革整个互联网行业,很多产品可能将会以新的思路去重构和延伸,这里面就会产生相应的在移动端和AIGC结合相关产品和业务,公司层面也会有相应的投入意愿,这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。

元宇宙:VR/AR/XR
元宇宙虽然被炒概念,一直不温不火的,但这里面涉及的技术是比较前沿的,在游戏领域跟元宇宙的结合,如果能找到愿意投入企业,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方向。

IoT物联网
万物互联方向,比如智能家居,智能创新硬件产品,类似小米IoT相关的产品,智能手环、扫地机器人等等。这里面也有庞大的市场需求,另外软硬件结合对开发人员要求更高,更接近底层。

新能源车载系统
新能源车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智能中控,比如特斯拉的中控系统是Linux,比亚迪还有蔚小理和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用的是Android系统,这里面也有很多车载系统应用的需求,也是很多人都求职热门方向。

音视频技术领域
当下流行的短视频,涉及到的核心就是音视频技术,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的同学应该也能获得不错的发展机会,而且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而言比较稀缺。

跨平台技术
从企业降本的角度,未来可能会更倾向招聘懂跨平台开发的,希望能统一技术栈能够实现多端发布的能力。比如Flutter、React Native、UniApp等。

鸿蒙OS应用开发
国产替代是个很深远的话题,卡脖子问题现在越演越烈,从软件产业我们跟漂亮国还存在很多差距,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差距并且迎头突围,这才是 正解。

个人的一些思考

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因素 智能机的普及,资本的进入,移动互联网的优越性。

要感谢小米雷总,没有2011年的小米手机,智能机不可能这么快的走进国民手中,当年小米手机的性价比不是盖的,他的出现,使得所有的山寨机没有了利润空间,直接宣告死亡,要知道那时候品牌机都是3、4千起步的,超高的利润率导致各行各业的资本大佬们都想进军手机行业,造个手机来卖卖,分一杯羹,像极了后来的造车风,技术之所以有壁垒是因为他打破了资本是万能的这条定律,而改变规则的小米手机,他打败了所有抱着财富梦想入局造手机的逐利者们。当然,老罗的锤子手机不算,那是情怀啊。

关于优越性,我们只需想一个问题,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何区别。

资本向来逐利,优越性产生需求,需求存在利益分配,有利可图,资本入场。

三星手机世界销量前茅,在中国销声匿迹,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,它的质量真的有问题么?三星手机消失后市场份额去了哪里?取而代之者是否给到了大众实在的利益呢?还是利用政治因素,国家情怀去搜刮大众利润呢?一家追求利润、利润率的公司企业,值得推崇、赞扬么?屠龙者终成恶龙会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么?而有些龙的前身是狼啊,那时的狼已经在吃肉了啊。苹果手机也经历过和三星类似的事情,它现在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份额,为何?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、不可或缺的价值么?答案是肯定的,不然也会销声匿迹吧。

从历史进程和供需关系,可以看到移动开发的求职环境已经大不如前。

手机上常用的App基本集中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里面。其他的App要么访问量很少,要么永远消失在你的应用列表当中,App的消亡带来的就是移动端的夕阳西下。

微信小程序出来后,原生开发被狠狠割裂了一把,不会开发小程序的不是合格的移动开发程序员。然后眼见一会儿鸿蒙 OS、一会儿澎湃 OS,再加上原来就有的 iOS,还好微软家的 WP 嗝屁了,反正越搞越割裂,后面眼见还有一个腾讯 OS,难了。